Login
關於我們
服務範疇
心胸肺外科專科
外科專科
神經外科專科
骨科專科
耳鼻喉科專科
整形外科專科
風濕病科專科
泌尿外科專科
臨床聽力學
言語治療
聽覺言語治療
臨床心理治療
專業團隊
心胸肺外科專科
家庭醫學專科
腸胃肝臟科專科
外科專科
神經外科專科
骨科專科
耳鼻喉科專科
整形外科專科
風濕病科專科
泌尿外科專科
臨床聽力學
言語治療
聽覺言語治療
臨床心理學
聯絡我們
中心地址
預約咨詢
健康新聞
健康資訊
EN
|
繁
|
简
衞生署日間醫療中心牌照
醫思專匯(PHF No. DP000104)
醫思聯匯(PHF No. DP000110)
立即查詢
預約及查詢
(852) 2156 5884
健康新聞
「撼動」不了的雙下巴
疫情下,人人相見隔口罩。但早在疫情來襲前,20多歲的Fiona(化名)多年來不分寒暑也口罩不離身,原來只為覆蓋雙下巴,同時掩蓋她的自卑。為了不脫下口罩,她會避免出席晚飯社交場合,人際關係轉差令她承受心理壓力,曾嘗試減肥卻一直「趕不走」雙下巴。其實以上情況並不罕見,雙不巴影響的不只有面形,亦有機會為患者帶來嚴重困擾。近來在醫學美容範疇有不同的療程可以專門針對減輕雙下巴。
雙下巴有不同程度的嚴重性。輕微至中度的雙下巴,脂肪較集中在下顎中間位置;嚴重的則會在腮腺兩邊有明顯積聚;當脂肪範圍延伸至兩邊耳珠,便屬於極嚴重。雙下巴的問題不分男女,近年男士開始注重外觀,臨床上約有兩成進行雙下巴療程的為男性。面容是與人相處的第一印象,雙下巴會令外觀看起來比實際體重更重,而社會上普遍對較肥胖人士的觀感和標籤,往往是較負面,如臃腫、遲鈍。
雙下巴原因眾多
不少人想透過做運動減脂以「消減」雙下巴,但即使體重下跌,下巴脂肪仍難以消除,為甚麼?首先要認清雙下巴的成因,最常見的是肥胖,身體積聚過多脂肪,令脂肪細胞變大,造成雙下巴。此外,隨年紀增長到30至40歲,皮膚開始鬆弛,下巴位置組織下垂;另外亦與遺傳有關,如亞洲人的下巴骨骼較短和有向後縮情況,當脂肪積聚而欠缺承托,易顯現出雙下巴。
針對直接破壞脂肪細胞
先說最常見的脂肪問題,成年後的脂肪細胞,雖數量上不會再增加,但脂肪細胞可以膨脹變大,可致脂肪組織變厚,造成肥胖的外觀。針對脂肪問題,近年有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雙下巴的溶脂療程,讓有脂肪雙下巴困擾,但又想避免手術性抽脂治療的人得到多一種選擇。其成分是去氧膽酸,經直接注射到脂肪層後,能夠破壞脂肪細胞膜,讓分解出的脂肪隨新陳代謝自然排出體外。一般而言,經二至四次注射後,可顯著減退雙下巴。
但當遇上「棘手」個案,例如鬆弛、肥胖、下巴較短集於一身,便要「多管齊下」才能有效對付雙下巴。醫生會先與患者仔細分析雙下巴的根本問題,並了解他們的期望。針對嚴重和複雜成因的雙下巴個案,可先以溶脂療程通理脂肪雙下巴,再注射透明質酸,以改善下巴短和下顎線的問題,改變臃腫輪廓所帶來的負面觀感。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整形外科醫生
梁樹昌醫生
資料來源:
https://bit.ly/3vEkRwQ